第一百四十二章 欲利其器(1 / 2)

“子曰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

此话虽出自儒家经籍《论语》,但是却极适合匠造科。”

这一次,轮到了刘宏到匠造科授课。

不光是学子们,还有百余名工匠。

众人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台上那位有如传奇一般的全才皇帝。

刘宏微微一笑,拿出用白垩制成的粉笔,在墨石所制的光滑平板上写了一个‘器’字。

然后用一块粗布,将字迹抹得一干二净。

“唔——”

众人发出了惊讶的表情。

黑板和粉笔,他们根本就没有见识过。

乍一见到,不由得觉得此物的便利。

台下的有各科老师,也若有所思地看着刘宏。

陛下啊,总是能整出一点儿新花样。

“喏。”

刘宏示意了手中的白垩粉笔和身后的黑板道“器,首要就是便于生活。这粉笔和黑板便是我让匠作所制,其目的是利于先生授课。”

经历了之前的事儿,大家现在都不敢去质疑全能的刘宏了。

哪怕这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物事。

但它们被造出来,一定是有更深刻的含义。

自然是为了教育。

在后世,刘宏所接受的知识熏陶,大部分来自于老师,用园丁来形容老师实在是再贴切不过。

园丁育树,师者育才。

人才,是永远都不会溢出的东西。

所以刘宏定制的计划中,将会培养人才这方面下很大的本钱。

啪的一声,学校建好了,很快嘛!

然后是学生报名入学,老师登台授课,这道具,自然也是要配套出来。

然后刘宏啪地一声,从袖中掏出一本纸制书籍,其上书着几个大字《作品集》。

“诸位知道这是什么吗?”

大部分人茫然地摇了摇头,小部分人知道这个东西,但也没有弄明白刘宏的意思。

“这是书。”

刘宏快速地翻动着书籍,展示给众人看“有此物,学习也会方便不少,诸位以为如何?允许你们讨论一番。”

大部分人都是蒙圈的。

小部分人知道这是干嘛的,亦是沉默不语。

终于有一个人站出来,说“先生,我知道,这是纸张装订而成,但是并不便利…”

刘宏点了点头道“然也。”

小伙子是挺懂的,见过好东西。

哦…

刘宏指的是纸。

虽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,但为何纸张没有普及开来,这个可题,其实大家心里都有答案。

因为太贵了。

洁白而又细腻的纸张,价格可能达到几十甚至上百钱一张。

光刘宏手里的这本书的造价,就不会低于千钱。

“现在是不实用,一是好纸难造,二则是抄写费事,三是不易删改,四是不便存储,但作为教材,它还是实用的。”

“教材?”

“打个比方,有先生讲五经经义,五经本身就是教材,供学子背诵、理解。”

“哦…”

众人恍然大悟。

“今天来,我不跟你们讲理论知识,因为,在匠造方面,动手,远远比说要更容易积累经验,也更容易造出好的器具。

我刚才所示之粉笔、黑板乃至于那本书,将来在鸿都门学的学子,都会有。”

众人沉吟不语。

“陛下…可能会费资颇巨…”

旁边有围观的大臣,悄悄咪咪地说了一句。

“这也是我今天来这里,叫上城中匠人的原因。”

“?”

刘宏道“试想,造纸的成本降低,而质量提升,教材不用手抄写,那纸质书方便不方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