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四章 送死倒挺快(1 / 2)

阎行的心脏砰砰直跳。

随着大军的行进,阎行军距关羽的距离就越来越近。

而阎行内心中的不安就愈加强烈。

在此之前,他是西凉闻名的勇士,他从未在战场上尝过败绩,一少破多,单骑冲阵那简直是家常便饭。

这一切在遇到关羽之后就变了。

“将军,天色渐晚,要不要在此处扎营?”

太阳西斜,还未到黄昏,有随行的士官就向阎行提出了要休息。

阎行下意识地想驳回,再让士卒们行军一个时辰。

但是看看周围的士卒,尽皆面带疲惫。

终究是一群不堪大用的县兵啊,比不得那些精锐。

阎行没办法,只能回复道“那就在这里扎营吧。”

汉军在六七里处,这个距离已经是相当危险了。

骑兵一波冲刺,也就一刻钟左右便至。

斥候,阎行是按照平时三倍的量派遣,一应拒马、鹿角等防御措施,他也是加大力度地布在了营地周围。

怕的就是汉军来夜袭。

根本就遭不住。

阎行特地吩咐了各营将士,万一出了什么状况,一定要等自己的将令再行事。

在关羽手下吃过亏,他终究长了点记性。

好在一夜没发生什么状况。

翌日,阎行依旧让士卒们全速前进。

这可让士卒们叫苦不迭,他们就是一群县兵,哪儿经历过什么行军打仗,像这种高强度的行军,他们完全吃不消。

阎行连斩了几个懈怠者,这才使大军行进起来。

……

“关司马,后方阎行穷追不舍,是否应该先把他们…”

关羽遥指前方道“就在前方吧。”

现在,关羽有自信给阎行一波灭掉。

但是只是灭掉,还差那么点意思。

这一路来,关羽所过之处皆望风而降,阎行不过是负隅顽抗者,其带的士卒却不尽然。

之所以不与其野战,是因为关羽想磨磨阎行手下士卒的心性,且让他们追,然后等他们身心俱疲之时,斩敌酋首级,其兵直接原地投降,岂不美哉?

「不断扩大游击武装,提高质量,逐渐使其转化为正兵。」

在刘宏给关羽的锦囊中,就有这么一句话。

原本关羽想着这句话无处施展,谁料想一不小心就在敌后发育起来了。

正如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

关羽不正是靠着五百骑士,逐渐发展成五千人么,这个数量再翻一番,关羽乐得其见。

正应了刘宏的那句不断扩大游击武装。

还有一点。

就是为了不让凉州的民生凋敝。

这还是在雒阳时,刘宏专门对他们说的。

关羽以上报朝廷,下安黎庶为己任,深明大义——凉州本来就人烟稀少。

要真一路杀个对穿,生民凋敝那是必然的,更严重的是,羌乱。

凉州之所以一直处在混乱状态,就是因为朝廷对凉州的掌控力度不够,以至于羌人屡屡入侵。

将来打下了凉州,但是没人的话,一样拦不住野心勃勃的羌人。

这个时代的游牧民族可不是能歌善舞的那种。

他们只有被打怕了,才会能歌善舞摇尾巴。

刘宏也说了,凉州和羌人问题,是一个需要长期解决的历史遗留下来的疑难问题。

解决它,最重要的是人。

先掌控西凉,再让西凉之民恢复对朝廷的信任,民众受羌人涂炭也久,这一点可以利用起来,可事半功倍。

翌日。

“关司马,敌军离我等已不足五里了!”

关羽看了一下周遭地形,立马下令道“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