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九十九章 牵动(2 / 3)

唐奇谭 猫疲 3185 字 6个月前

着燕北行去。

而在东都洛阳城内;靠近紫薇城的铜驼坊内,隶属于东都御史台殿院的一处院落中。连上朝冠服都没有换的右殿院掌正周邦彦,就脸色肃然的大步踏入其中,也惊动了汇聚在其中的诸多官属文吏。

还没有等他们聚集上前,齐声问候和通报公务进度;就见周邦彦突然举起手来打断他们道:“我宣布,壬申十五号的特案组,就此停止现有的一且作业和调查行举;同时之前已制定的条案作废。”

他这句话一出,刹那间,就像是一石激起千从浪一般;顿时就引起了一片暄声哗然:“出了什么事?”“为何要停止作业和调查方案。”“掌正,难道大家伙这数年的心血,就要尽数废弃了么?”

按照朝廷的体制,御史台三院各司其职:台院监察文武百官,风闻奏事拾遗补谏;殿院掌管殿庭仪卫,纠检京畿不法事;而察院分察京师以外的地方有司诸事,纠其谬误,大事奏劾,小事举正。

但是,在察院所属的地方道州府各级监察御史,遇到自己级别和权限,都难以发起调查的宗室、外戚、勋贵、诸侯外藩等对象之后;也可以发起申请,让京城的御史殿院介入,组成专门的特案组。

周邦彦所领导的,就是这么一个因为特事特办,而选调与御史台有所渊源的各方人手,专门设立的特案组;针对的就是昔日燕山王府/安东都护背后,诸多关系人等所隐藏的诸多弊情和不法勾当。

“……”然而,周邦彦再度伸手制止了,在场众人的惊疑、异议之声;用目光略过一张张表情各异的面孔道:“因为,事态出现了重大的变化,我辈暗中追查的那位,已正式被朝廷下狱问罪了。”

“是以本官下令,壬申十五号的特案所属转变职责。”又在一片此起彼伏的惊呼和追问声中,周邦彦继续开口道:“在那位背后所涉及的诸多干系,彻底销毁凭据之前,抓住和挖出每一个线索。”

“是!”“得令!”“遵命!”“这就去办”……再度响起一片欢欣鼓舞的应和之声。随着,这些重新振奋和激发起来的一众官属和文吏;就各自领命而去、四散奔走开来。周邦彦却谓然叹了口气。

因为,他内心也自觉有些荒诞不经,之前诸多“骄横不法”“轻贱人命”“强取豪夺”的弹劾状;都未能奈何得这位燕山王府少君,却被一个“勾结妖邪”“豢养害人”之罪,转眼之间给倾覆了。

紧接着,周邦彦又来到城内的另一处大宅内;被径直引到了一个垂着帘幕的水亭外。就见帘幕中人主动宽慰到:“你来了,此事乃是意外,委实不能怪你们办事不利;不过,最后结果也差不远。”

“这些年为了朝局的安稳,也为了让历代的圣上安居大内、垂拱而治;历代政事堂的诸公们,多少放松对天家所属的宗戚、勋贵;相关诸侯外藩的管制和约束,这才日积月累下好些隐忧和内患。”

“原本还指望依照国家法度,在不大动现有朝堂格局的基础上,聚集有识之士徐徐然图之;但如今天下妖乱频频,更有质疑气数与天命的非论纷纷;这些潜在隐忧内患,就免不了提前挑破脓溃。”

“可是朝中的那些调和派和持正派,还一厢情愿想继续将局面维持下去;却已然没有了尧舜太后,这样足以镇压内外朝的不世人物了!如今的中宫虽然号称接掌其衣钵;却没相应的手段与立场。”

“所以,这般的事情,日后还少不了更多被人揭举,或是主动爆发出来。尤其宪台上下首当其中,不可避免成为党同伐异的旋涡所在;若有这一位足够能耐的局外人,时不时打破僵局或是好事?”

出来之后,得知更多内情的周邦彦,也不由再度感叹;这位“妖异讨捕”真不愧是传说的“灾星”“活太岁”。既有如此超凡之能,又有嫉恶如仇性情,就足以成为对付世间一切罪恶的神兵利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