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郑天统五年秋,大元历449年
却说自朝廷有意伐蜀以来,段崇文、魏翰林二人于汉中、陇西一带大规模囤积粮草、军械。打造、征集山地行军所需的装备器具等,征调近十万民夫参与补给,而军队规模也从原计划的二十一万增至二十三万,完成调动、休整及任务编组,屯兵汉中,整装待发。
而汉中之乱被镇压的消息传至京兆府,张清梦大为高兴,汉中太守尹天良平乱有功,擢升镇西将军,封汉中侯,食邑千户,金千两,帛五百匹,京师田宅一处。副将康顺升汉中太守,封武阳乡侯,食邑三百户,赐金三百两,帛三百匹,授骁骑将军,编入即将出征的大军之中。同时这一举动立即给了张清梦出兵之口实,张清梦传檄天下,其文如下:
『朕承天命,统御四海,播仁德于宇内,抚兆民于寰中。自登极以来,夙夜惕厉,劝农桑、修文武、兴教化,欲使天下同沐王化,共臻太平。然有成都王李环,受封于朝,爵禄恩荣,本应恪守臣节,竭诚奉国,竟纵容麾下逆臣李凉,行诡谲之计,煽乱汉中,阴结叛将,妄动干戈,其罪有三。
其一,背盟负恩。昔朕宽仁,许尔称藩,赐王爵、授节钺,待以赤诚。而尔暗通伪泰余孽,伪造玺书,蛊惑杨敏,构陷忠良,欲裂疆土,此不忠之罪。
其二,纵逆祸国。李凉狡诈,擅启边衅,扰汉中安宁,坏民生稼穑,使本朝良将蒙难,百姓惶怖,此不仁之罪。
其三,欺天罔民。尔虽居王位,却纵容属臣悖逆纲常,虚受朝命,阴蓄异志,包藏祸心,此不义之罪。
朕本推诚,屡示宽宥,然尔辈屡蹈覆辙,殊无悔意。今汉中既平,逆首伏诛,而蜀中犹藏奸宄,匿乱不报。若再姑息,何以镇四海之心,何以谢天下之望。
故朕命王师西征,非好战也,实为诛奸佞、护纲常、安黎庶。凡蜀中军民,有能识天命、弃暗投明者,朕必厚赏;若执迷助逆,则雷霆之下,皆为齑粉。
天威既震,悔吝无及。檄到之日,宜深思得失。
天统五年秋九月庚辰
』
征西军将领编排如下:
节制诸路军马大元帅、皇太子张君生
征西大都督穆明锐,实际调度全军攻势
太监吕远为监军。
主军:
主将:中军都督穆明锐
副将:
破虏将军苑航
改翊军将军赵福里
镇西将军尹天良
以苑航为先锋,统率主军十万核心出汉中,经金牛道而南下。
偏师:
主将:
虎威将军关琅
副将
改扬武校尉东方园
统率四万轻兵取阴平,目标为迂回至蜀地腹背,直取成都,复刻邓艾伐蜀之事。
偏师:
主将:改厉锋将军左文
副将:折中校尉关瑜
出汉中,统率六万,经米仓道向南,兵指巴、渠二州,占据东川,以佯攻为主,适机转为实攻。
皇太子张君生领十万驻军汉中留守后备,汉中太守康顺负责保障粮道,维稳后方。
户部尚书段崇文负责粮草筹措,器械转运,民夫调度等。大军浩浩荡荡,以图一举灭国。
成都府
李环听闻情报,吓的可谓肝胆欲裂,急召众臣商议。此时,成都方面能够掌握的情报限于金牛、米仓二道有大军,且米仓道声势极大,极可能为主力军。
“殿下!”祁复起身进言,他瞟了一眼李凉,阴恻恻地笑:“此次之祸,非他人之罪,实为卫将军李凉自作聪明,妄祸两川,罪无可赦!臣请立斩李凉,献首求和,则我川中幸甚,百姓幸甚。”
祁连同样附和:“诚如此言!”
李环悄悄看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