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七章 目光短浅(1 / 2)

这些山鸡和山猪,虽是放养,也还是有活动范围的。毕竟平时还要喂一些饲料,山鸡和山猪都会定时定点的跑过来。

其余的时间,它们才会此处去觅食。

“外婆,如果要大量养殖山鸡,还有这些山猪,就必须要修鸡舍,还有猪圈,必须将山鸡和山猪都控制住。而且这猪圈和鸡舍,还不能修的太差,尤其是鸡舍,要防止山鸡飞走。”

粱惊弦参观完后,就在山上,和赵熙影的外婆聊了起来。

大舅一家人都没有过来,是赵熙影和外婆,陪着粱惊弦过来的。

外婆道:“对,确实如此,这鸡舍和猪圈还是必须要修好的,否则的话,这么大数量的山鸡和山猪满山跑,那也挺吓人的。不过你也不用担心,我这山鸡和山猪,最主要的两点,其实是品种,还有饲料。就算是养在笼子里,味道也没什么差别。”

粱惊弦微微一笑,道:“看来外婆你这儿,还挺有规划的,你这山鸡山猪这么好吃,怎么之前没想过大量养殖啊?”

外婆苦笑道:“如果要大量养殖山鸡和山猪,前期投入的太多了,再了,这也得有销路才行啊。

咱们这山区里,大多数人自家也都会散养山鸡的,虽然味道差了一点,但也只是差一点而已,我们家的山鸡和山猪,只有在会吃的人这儿,才会被体现出来。”

粱惊弦看了外婆几眼,心想,人啊,真的是靠运气,如果这事儿提前个几十年,那外婆可能早就是如同向阳牧场一样闻名了,外婆也能成为女强人。她,是被家人给拖累了啊。

大量的养殖山鸡和山猪,对于外婆的“家人”来,看不到未来,坚决不肯花大钱来干这买卖,外婆家的山鸡和山猪,也只是在亲戚里有点名气而已。

粱惊弦和外婆聊了聊,发现她其实还是很有想法的,从鸡舍猪圈,到如何快速养殖,外婆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。

“首先就是修建鸡舍猪圈,这也是前期投入最大的地方了。我的建议是把鸡舍和猪圈呢,按照严格的大比例才修建。修建成一个一个的鸡舍和猪圈,一个鸡舍呢,面积大概一百平,养殖一千只山鸡,这样的话,方便管理,也能尽快的把山鸡和山猪养上,不耽误时间。”

“其次呢,就是购买品种了,这山鸡山猪的品种非常重要,我都有认识的商家,每年都会从他那边去购买,都有几十年了。不过要是扩大产量,还得提前支付订金,让他早点准备。”

还有就是饲料和养殖的问题,这些就都是属于外婆的“独门秘方”了,外婆没好意思直接和粱惊弦,而粱惊弦也很识的没问。

“钱的问题好,等合同签好,第一批修建鸡舍和猪圈的款项,就能过来了。”

从村里回去的时候,赵熙影看到外婆脸上的熠熠光彩,也忍不住感慨外婆早生了几十年。

“其实我的时候,就听外婆提过这个事儿,只不过家里全都反对。他们都觉得,养殖山鸡,就这么散养就好了,正儿八经的花大价钱去养,风险太大了。”

“其实这养殖山鸡呢,算一算的花,还是有的赚的,按照一千只来看,修建鸡舍,差不多是五六千块钱。鸡苗呢,一只山鸡差不多就是五六块钱的养殖,外婆的这个山鸡品种稍微贵一点,要七块钱。一千只也就是七千。”

粱惊弦笑了笑道:“其实我也是山区的人,我们黄梁村比起这边还要穷,我也非常能理解你舅舅他们的想法。别的不,先就投入五六千块修鸡舍,他们就不肯干了,毕竟他们不确定,自家的山鸡,是不是真能卖得出去。”

“更何况还有买鸡苗花大几千,还有饲料这些,起码也要一两万,这要是亏本了,那可就是倾家荡产啊。毕竟,除了这些成本以外,他们还要考虑饲养,考虑人力投入,考虑销售问题,考虑运输问题……你舅舅他们两家人,都没什么眼力劲,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