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三十七章 京大标杆的一届(2 / 2)

“咱们这一届学生,期末高分的会很多,不是我乱给分,是因为你们的表现实在太优秀了。

平时的表现,你们让我打不了低分,而且有一种感觉,你们卷面考试肯定也是高分。”

就是这么卷。

谁也不知道,每个男同学,心里都惦记着女神对自己未来的评价。

男同学这么上进,女同学本来就比较刻苦耐劳,自是不甘人后。

78届临床,后来确实成了京大标杆的一届。

这一届中,出了不少医学界的大牛。

夏颜不用了,世界级顶尖心内科专家,泰斗级人物。

其它的,象夏颜同宿舍的罗织,是广东省学科人物,博导;

葛江,川省当年唯一一个女医学博士,政府专家津贴获得者;

端云,留校任教,博导。

可能,这些大咖们甚至自己都不知道,他们和她们,能获得这样的人生辉煌战绩,源起于那四个女生在食堂里一段漫不经心的调侃对话。

夏颜每天上学,复习功课,重新操练一些基础性的技术,回家又给娃胎教,她觉得日子过得很充实。

而且,回到学校后,每天和朝气蓬勃的同学们见面,聊聊天,不陷于自己的情绪中,夏颜精神面貌可谓涣然一新。

石磊见她能适应学校的生活,便放心了。

而且,夏颜后来也觉得,她其实每天认真上学,就是给娃最好的胎教了。

后面随着孩子发育,胎动愈发频繁。

夏颜发现,只要她上课,孩子会先兴奋地踢一阵,后面就慢慢安静。

好象特别喜欢上课,听教授讲课,后面的安静,是在认真听课似的。

夏颜和石磊一,石磊笑:

“咱家的孩子,上的可是全国最好的胎教课。”

夏颜一想,也是哦。

谁家孩子胎教,能请到全国一流的教授,专家学者呢?

夏颜上课更积极了。

毕竟,她虽然也是一流的专家,但她不可能天天给自己孩子上课是吧?

夏颜觉得,她这三个宝贝里,肯定会出一个喜欢学医的。

不指望每个都是,有一个子承母业就好。

石磊在听了夏颜的这套“理论”后,对她上学也从持谨慎,到转而支持。

经过他的狠辣整治,现在京城这些人物,都已经达成了共识,那就是:

事不及家人。

这是大家默契的底线,虽然嘴上不,但也都再次明确,划了这条红线。

谁没有家人,是吧?

石磊的出手,也让大家意识到,他们中的第三代领军人物,极有可能就在这几个人中产生了。

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