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站起身走上舞台,拿起谱子跟薛之千、张靓莹讨论:“间奏这里,咱们可以让古筝老师 solo 八拍,你们俩在舞台上走个小半圆,从两侧向中间汇合,既符合歌曲意境,又能让舞台更有层次感。” 薛之千立刻比划起来:“我从左边走,靓莹姐从右边走,到中间时我伸手,你搭我的手,怎么样?” 张靓莹笑着点头:“可以!这样既有互动,又不抢乐器的风头,刚好突出歌曲的情感核心。”
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,四人反复打磨细节 —— 从唱腔的轻重到气息的控制,从舞台走位到眼神交流,每一个环节都仔细调整。偶尔古筝老师也会提出建议:“副歌部分可以加点滑音,更显古风韵味”,音乐总监则会提醒:“音响再调大一点,让和声更突出”。整个彩排现场没有丝毫懈怠,只有对音乐的专注和对作品的用心,阳光透过舞台上方的天窗洒进来,落在每个人身上,为这场灵感碰撞的音乐打磨,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泽。
临近正午,阳光透过天窗变得愈发强烈,舞台上的光影也随之流动。薛之千和张靓莹刚走完一遍舞台走位,服装师就抱着两套暂定的演出服匆匆赶来:“薛老师,张老师,这是根据《霸王别姬》意境准备的服装,您二位试试,看合不合身,会不会影响演唱动作。”
薛之千的服装是一身深黑色刺绣劲装,衣摆处绣着暗金色的龙纹,袖口收紧设计,既显霸王的英气,又不影响抬手动作;张靓莹的则是淡粉色纱质长裙,裙摆层层叠叠如花瓣,腰间系着白色流苏,走动时随风轻摆,恰好贴合虞姬的柔美。两人换好衣服重新站上舞台,刚一开口,连姜柏宸都眼前一亮:“这身衣服太贴角色了!老薛穿劲装唱‘乌骓配戟’时,气势都不一样了;靓莹老师的粉裙一飘,‘断发’那句的氛围感直接拉满。”
白露也放下笔记本,走到舞台边仔细观察:“不过张老师,您裙摆的流苏有点长,刚才走到舞台中央时,流苏勾到了地毯边角,万一录制时绊到就麻烦了。” 服装师立刻上前,麻利地将流苏剪短了几厘米,还笑着说:“多亏白老师细心,我刚才只想着好看,没考虑实用性。”
调整完服装,灯光师也加入了讨论:“姜老师,我琢磨着,唱到‘楚歌四起’时,舞台两侧可以加冷色追光,营造凄凉感;到‘最后的冲杀’时,再切换成红色主光,突出悲壮感,您觉得怎么样?” 姜柏宸点点头:“这个想法好!灯光得跟着情感走,比如靓莹老师唱‘举剑为你一舞’时,给一束顶光打在她身上,周围暗下来,让观众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她的动作和声音上。”
随着灯光师调试好效果,音乐再次响起。这一次,薛之千踩着冷色追光从舞台左侧走出,深黑龙纹劲装在暗光中泛着细碎光泽,开口唱 “当身缠银衣 乌骓配戟” 时,红色主光突然亮起,瞬间将霸王的豪迈与决绝推到极致;张靓莹则在顶光中缓缓转身,粉裙裙摆散开如蝶翼,唱到 “最后再断一缕我的长发” 时,灯光骤暗,只剩一束光落在她交握的双手上,仿佛真的在剪断发丝,台下众人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。
“等等!” 就在众人以为已经接近完美时,张靓莹突然抬手暂停,“刚才唱到‘地府里等我一下’时,我觉得古筝的伴奏可以再弱一点,让人声更突出,不然情感有点被乐器盖过了。” 古筝老师立刻点头,调整了琴弦的力度,重新演奏时,指尖的力道明显放缓,清亮的筝声如流水般托着人声,不再抢戏,却又恰到好处地烘托着情绪。
薛之千也趁机补充:“我刚才唱‘白骨战马’时,尾音可以再拖半拍,跟古筝的尾音呼应上,这样收尾会更有余韵。” 他重新示范了一遍,拖长的尾音与古筝的泛音交织,像一声悠长的叹息,让整首歌的悲壮感又深了一层。姜柏宸忍不住鼓掌:“这个改动绝了!之前总觉得收尾有点仓促,现在这么一调整,余味全出来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