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一章(2 / 4)

居乐业的。

这个地方,有点儿感觉像是现在的四川盆地,天府之国。但是这里的气候和四川那里又是不一样的,所以一一也没有办法推测。不过这里感觉又像是长江中下游平原,但是夏天也没有那么多的雨。不过总体来看,莲花镇这里的生活环境是非常适宜人的居住的。

白桑镇则是以山区丘陵为主,这里的山地多,所以到处都能够看到桑树。这边主要就是种桑养蚕,路上随处可见的就是桑树。现在的桑果还没有完全成熟,但是树上哦都市挂满枝头的,看着很是喜人。要是成熟的时候,就能够站在树底下,伸手就能够摘下来吃了。

“一一,这个东西好吃吗?我以前偶读没有见过这样的果子呢。”瑄和被赵霁华抱在怀里,他看着路边上的桑树,充满了好奇。

一一在莲花镇上,包括村子后面的青龙山,都没有看到过桑树。反正就是很奇怪,一棵树都没有看到过,更不要说来吃了。

“瑄和,这个是桑树,桑树的果子叫桑葚或者是桑果,吃在嘴巴里面之后,你的嘴巴也会变颜色。但是桑果很好吃,特别的甜。现在这个还没有成熟,就是不知道我们回来的时候,能不能赶上吃桑果。”一一给瑄和解释着。

“这边的果子都没有人摘呢!这边很低的地方,果子都长得好好的。一一,你还记得村子门口的那一棵柿子树吗?每次柿子还是青的时候,靠近下面够得着的地方的柿子,就被人给摘走了。”瑄和看着这边桑果,觉得很意外。桑树本来就长得不高,寻常的十来岁的小孩子就能够够得着下面的桑果。

一一觉得,孩子都不来摘,那说明这个镇子上的人,应该是祖祖辈辈都特别的爱护桑树。这只是她的猜测,就像是她以前在电视上看过一个报道,就是有一个村子,世世代代的信仰就是河里面的鱼。每年还会举行隆重的仪式,把鱼放进村子里面的小河里面。

“白桑镇是均州府下面历史最悠久的镇子,就是莲花镇都没有白桑镇的历史悠久。白桑镇世世代代都是以养蚕缫丝为主,祖祖辈辈相传。桑树是这里的圣树,不管是孩子还是老人,斗特别的崇拜桑树。所以,这边的桑果,到现在都没有人摘,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,要爱护桑树,包括它的果子。在没有成熟的时候,也不能够去摘。”赵霁华在旁边补充着。

这些都是在《地域志》里面看到的,里面对每个镇每个县,都有明确的记载。

“哥哥,你知道的好多啊!”瑄和就特别崇拜地看着赵霁华。

“瑄和,你知道哥哥怎么知道那么多东西吗?因为哥哥看的书比较多。所以你也要像哥哥一样,多看书,这样的话,你也就能够掌握很多知识了。”一一也觉得赵霁华很厉害,最起码自己都静不下心来看那么多的书。

自己能够看的进去的书,就只有小说了。那些自己才能够有兴趣去看,其他的东西,自己真的看了就懒得看了。

学霸就是学霸,不管是什么书,都有涉猎。人家不光是看的进去,还能够背下来。过目不忘,是真的存在的。一一觉得自己要是没有下意识地去背诵的话,那就算是看个十遍,那都是背不下来的。

三个人接着往前走,因为白桑镇最著名的就是丝绸,一一因为在做着羽绒服的生意,就想要来看看这里的布料。家里面的布料都是从锦绣坊那里进的,那些布料就是普通的布料,那些名贵的也没有很高档。

所以一一觉得,这次正好有这个机会来这里,自己就来实地考察一番,看看能不能在这里采购布料。因为要是把羽绒服卖到京都龙城那里,普通的布料也就是卖给一般人家,真正那种做工精致的高档布料,才能够在那些贵族中流传开来。

“果然,贵是有贵的道理的。”一一手里摸着这个丝绸的料角,就觉得不一样。店家可能是